现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并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心脏血管和脑血管发生的疾病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又包括脑卒中、冠心病、“三高”、下肢动脉疾病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对人体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
缺血预适应训练作用原理
缺血预适应训练被医学界认为是一种最安全的内源性物理治疗方法,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着显著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正确有规律地缺血预适应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于缺血,缺氧的适应能力,从而避脑梗死,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机制一:可产生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
●腺苷:心肌细胞的能量因子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让血管壁更光滑,同时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缓激肽:一种九肽物质,可以减少血液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调节血压。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机制二:可以加速侧支循环建立
通过预适应训练,可以激发缺血部位小血管、毛细血管的增多、增密、增粗。很好的弥补血管狭窄、堵寒造成的缺血性疾病。起到恢复血流,营养组织细胞缓解症状的作用,从根本上降低组织细胞缺血造成的损伤和风险。
那么该怎么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呢?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在家就能做缺血预适应训练的仪器。预适应训练仪就是对机体预先进行短暂的缺血缺氧,致使机体产生自身保护性物质,当出现持续更长时间的缺血缺氧时,机体能够对这种状态产生耐受性和适应性,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
什么是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短时缺血缺氧刺激:给目标组织一个短暂的缺血缺氧刺激,例如通过短时间阻断血流造成组织轻度缺氧。
●触发保护性细胞反应:轻度的缺氧刺激会触发组织中的一系列保护性细胞反应,例如诱导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等。
●提高对严重缺氧的耐受能力:这些保护性细胞反应会提高组织细胞对后续更长时间的严重缺氧损伤的耐受能力。
●减轻严重缺氧损伤:所以当真正发生严重缺血缺氧时,预处理过的组织将表现出更强的耐受能力,损伤程度明显减轻。通过这样的机制,缺血预处理可以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
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作用
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可以有效增加血管弹性,促使血管新生,建立侧支循环;还能够改善缺血所致失眠、头晕症状,保护心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人体抗缺血缺氧能力;减少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心脑血管病人康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肝肾损害。
总而言之,使用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经常做缺血预适应训练有利于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等;还能够减少血栓形成,促进心肌血管再生,改善血压,很适合家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