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转动不顺,咔咔响?小心TFCC在抗议!
腕部,这个我们日常用来抓握、旋转、书写、打字甚至进行各种精细操作的灵活关节,其稳定性和功能性离不开一个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结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当它发生撕裂,我们感知到的可能不仅仅是疼痛,还有挥之不去的“咔咔”声和对日常活动的限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腕关节的“稳定器”——TFCC,以及它为何会“闹脾气”。

TFCC:腕关节里的“万能胶”与“减震器”
简单来说,TFCC 是腕关节尺侧(也就是我们小指那一侧)的一个复杂结构集合,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三角纤维软骨盘: 位于尺骨远端和腕骨之间,起着类似关节盘的作用,增加腕关节的匹配度和稳定性。
· 尺侧腕副韧带: 包括前、后两束韧带,将尺骨远端与腕骨连接,是重要的稳定结构。
· 尺侧腕骨间韧带: 连接尺骨和桡骨远端,进一步加固了前臂的稳定性。
· 尺骨茎突: 尺骨远端的骨性突出,是TFCC附着的重要部位。
一旦TFCC发生撕裂,这种稳定性和缓冲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TFCC撕裂:为何会发生?
1. 急性损伤:
o 跌倒时手腕着地:当手腕以不当的角度或力量着地时,强大的冲击力可能直接作用于TFCC,导致其撕裂。
o 腕部骨折伴随: 例如桡骨远端骨折时,常常会同时伴随TFCC的损伤。
o 手臂突然扭转: 突如其来的、超过腕关节正常活动范围的扭转动作,也可能导致TFCC的撕裂,例如在运动中发生。
2. 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
o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TFCC的组织也会发生退化,变薄、弹性下降,使其更容易在轻微的损伤下发生撕裂。
o 重复性腕部活动: 长期、高强度的重复性腕部动作,如长时间使用电脑、进行网球、羽毛球、棒球等运动,或者某些需要反复扭转和抓握的工作,都会对TFCC造成累积性损伤,最终导致撕裂。
TFCC撕裂的信号灯:你是否中招?
· 腕部尺侧(小指侧)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或按压时。
· 旋转手腕时的异常声音: 常常听到“咔咔”或“砰砰”的弹响声。
· 抓握力量下降: 感觉手腕无力,难以紧握物体。
· 腕部活动受限: 特别是旋转动作时感到困难或疼痛加剧。
· 腕部不稳感: 感觉手腕不够“踏实”。
管理与治疗:让你的手腕重拾稳定
· 保守治疗:
o 休息与制动: 对于轻微的撕裂,充分休息和避免加重病情的活动是首要步骤。有时医生会建议佩戴腕部支具或夹板,以限制腕部活动,促进TFCC的愈合。
o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o 注射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暂时缓解肿胀和疼痛。
o 物理/职业治疗: 经过专业评估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手腕和前臂的肌肉力量,改善腕部稳定性,并预防再次损伤。
· 超声治疗的作用:超声治疗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可以通过其声波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过程,并对缓解疼痛和炎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TFCC撕裂的康复过程中,超声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段,帮助减轻症状,促进软组织愈合。
·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疼痛剧烈或撕裂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手术是必要的选择。目前,关节镜手术是治疗TFCC撕裂的常用方法。通过微创的镜下操作,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撕裂的部位和程度,进行清创、缝合或重建,从而修复受损的TFCC结构。
预防是关键:呵护你的腕关节
虽然意外无法完全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TFCC撕裂的风险:
· 运动前充分热身: 特别是涉及腕部大幅度旋转和力量的运动。
· 加强腕部和前臂肌肉: 强健的肌肉能够更好地支撑和保护腕关节。
· 注意日常用腕安全: 避免长时间、不正确的用腕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 注意行走安全: 尤其是在湿滑或不平坦的路面,避免因摔倒而导致腕部损伤。
何时应该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你出现以下任一情况,请及时联系你的医生:
· 手腕旋转时感到困难或疼痛。
· 手腕小指侧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
· 转动腕部时伴有弹响声。
· 腕部出现肿胀。
关爱你的腕关节,就是关爱你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