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妇女节,一个向所有女性致敬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赞美女性的付出和奉献,更要关注她们的健康。
“妈妈手”:不仅仅是腱鞘炎,更是一种慢性劳损
“妈妈手”,医学上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影响手腕桡骨茎突部位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当长期、重复使用手腕和拇指时,肌腱与腱鞘之间会反复摩擦,导致腱鞘增厚、狭窄,甚至出现炎症。狭窄的腱鞘压迫肌腱,引起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妈妈手”为何偏爱女性?这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生理结构差异: 女性的肌腱和腱鞘相对较细,更容易受到损伤。
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和哺乳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导致腱鞘组织水肿,增加患病风险。
育儿任务繁重: 新手妈妈需要频繁抱娃、哺乳、换尿布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和拇指,容易造成肌腱劳损。
家务劳动: 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等,也会增加手腕的负担。
以下人群也容易患上“妈妈手”:
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 频繁使用手机、电脑,尤其是长时间打字、玩游戏,会导致手腕和拇指过度劳累。
需要重复手部动作的职业: 厨师、服务员、流水线工人、音乐家等,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进行重复的手部动作,容易患上“妈妈手”。
某些疾病患者: 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腱鞘炎症。
“妈妈手”的典型症状包括:
桡骨茎突部位疼痛: 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向上臂或拇指放射。
活动受限: 拇指活动不灵活,无法完成抓握、拧毛巾等动作。
局部肿胀: 桡骨茎突部位可能出现肿胀或硬结,触痛明显。
Finkelstein试验:将拇指握于掌心,然后将手腕向小指侧弯曲,如果桡骨茎突部位出现剧烈疼痛,则提示可能患有“妈妈手”。
“妈妈手”的治疗策略
保守治疗:
休息: 减少手腕和拇指的活动,避免长时间重复动作。
冰敷: 疼痛部位冰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护具: 使用护腕或拇指固定器,限制手腕和拇指的活动,帮助肌腱休息。
物理治疗: 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拉伸运动、肌力训练等,有助于恢复手腕功能。
康复训练是“妈妈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拇指拉伸: 将拇指尽量向外拉伸,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
手腕旋转: 缓慢旋转手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进行10-15次。
握拳练习: 握紧拳头,然后慢慢松开,重复10-15次。
橡皮筋练习: 将橡皮筋套在手指上,然后用力将手指张开,重复10-15次。
3月8日,关爱女性健康,从预防“妈妈手”开始!
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关注女性健康,了解“妈妈手”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从日常习惯做起,预防“妈妈手”的发生,让每一位女性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最后,祝所有女性朋友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