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损伤知多少?
肩关节损伤是指肩部周围组织的“受伤”——可能是肩袖肌群、韧带等组织在年久失修、重复使用过度或突发创伤等情况下的反应。这类损伤会导致肩部疼痛,常见的肩关节问题包括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关节不稳等。
---
一、肩袖损伤——肩部的“保护罩”受损
肩袖是由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组成的,起到支撑肩关节的作用。尤其是在像游泳这类需要反复抬手的运动中,这些肌肉会因不断和肩峰撞击而受损,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游泳肩”。
主要症状:肩袖损伤的典型表现是肩部逐渐无力、疼痛,特别是在夜间加剧。部分撕裂会比完全撕裂更痛,疼痛可逐渐扩散到三角肌区域,尤其是在投掷或抬手过头时会引起疼痛。
治疗方法:对于轻微的损伤,可将肩部固定在外展架上3周;如果完全撕裂,则通常需要手术缝合,术后固定4周左右。对于年长(50岁以上)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肩峰成形术和肩袖修补术。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康复锻炼是关键,特别是提升关节肌力和活动度。
---
二、肩峰下滑囊炎——“滑囊”不滑了
肩峰下滑囊是肩关节中非常重要的滑囊,起到“润滑剂”的作用,通常位于肩峰和肩袖之间。当肩关节反复外展和内旋时,滑囊会受压,从而引起炎症,也就是我们说的“滑囊炎”。
主要症状:肩峰下滑囊炎通常表现为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部压痛。疼痛会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夜间。外展或外旋肩关节时会使疼痛更剧烈,疼痛通常集中在肩部深处,可能向肩脚、颈部或手部放射。
治疗方法:治疗首先需要找到原发病因,急性期以休息、消炎药物、理疗、针灸等为主。类固醇激素注射对一些患者效果显著。慢性期则重点在于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肩关节的多轴运动功能。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例如滑囊切除、肩峰成形等。
---
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二头肌腱”闹情绪
肱二头肌腱受损多见于其腱性部位或腱肌连接部,损伤的形式包括腱病、撕裂、脱位等。主要的炎症表现包括腱炎(腱组织的炎症)和腱围炎(腱鞘或腱周围的炎症)。
主要症状:肩关节前方二头肌腱沟区域疼痛,疼痛会向肘部延伸。前臂旋转或肘关节屈曲时疼痛加剧,通常夜间症状较轻。休息、冰敷、推拿、热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治疗方法: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理疗和消炎止痛药物。大多数患者在6~8周内症状可缓解,若超过6个月仍未好转,可考虑手术治疗。
---
运动损伤早处理,康复训练少不了!
肩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出现症状要尽早对症处理,避免因漏诊、误诊而发展为慢性问题。康复训练是一个关键且长期的过程,患者需坚持进行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这对预防后续损伤至关重要。
肩关节的损伤主要由保守治疗的康复训练理疗为主,各个损伤的康复训练因人而异,但配合超声波治疗仪可以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不仅可以消炎镇痛,更可以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细胞修复的效果。